直埋保溫管工藝流程和施工規範
一、施工工藝流程
二、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溝槽開挖
1.1測量放線
開挖前用全站儀定位放線,確定開挖邊線,用鋼樁定位、或標誌線,注明開挖深度、裏程,指導施工。
1.1.1 供熱管道放線,一般每隔20m設中心樁,管道放線抄平後,應繪製管路縱斷麵圖。管線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必要時應附示意圖,並應將測量的日期、工作地點、工作內容以及記錄、對點等參加測量人員的姓名記錄,測量記錄均應由專人妥善保管,隨時備查,作為工程竣工的原始資料。
1.1.2施工測量注意事項
(1)所設置的臨時水準點應相互測校調整,以防差錯。
(2)在管道中心線和轉折點的適當位置設置施工控製樁,控製樁應妥善保護。
(3)測量時,應對儀器進行檢查調整,對原始記錄作詳細校對。
1.2 舊路麵結構層拆除:首先對溝槽範圍內的舊路麵進行拆除,施工前先放出溝槽開挖邊線,沿開挖邊線用混凝土切割機切縫,人工用撬杠拆除瀝青混凝土塊,機械便於施工的路段可用小型挖掘機進行拆除,人工配合,瀝青混凝土碎渣用自卸汽車或小型農用車運送到建設單位指定的地點。
1.3溝槽開挖
1.3.1溝槽邊坡根據現場土質情況,應在開挖過程中,實測土質類別,在有放坡條件的個別區段,個別不設支撐的地段最陡坡應按規範規定放坡。溝槽深度超過5m的路段要分層開挖。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1.3.2溝邊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且距槽口邊緣不小於0.8m。
1.3.3溝底要求呈天然土層,並按圖紙要求對墊層進行處理。
1.3.4溝槽開挖選用機械開挖,並按機械台數和人數組合最佳操作麵,分段開挖,在有條件的地段盡可能按由淺到深的順序進行開挖。
1.3.5每挖一段清底一層,並同時抄平,在邊坡上打好水平控製木樁。
1.3.6挖掘管溝底槽時,溝底留出15—20cm暫不開挖。待下道工序進行前抄平開挖,對破壞了的天然土層,要先清除鬆動土層,用砂等符合設計的土質填至標高,夯實。
1.3.7當遇到積水時,排水或人工抽水應保證下道工序進行前將水排除。
1.3.8敷設管道前,應按規定進行排尺,並將溝底清理到設計標高,並挖出工作坑,接口工作坑采用人工開挖,且工作坑必須滿足接口施工工藝要求。
1.3.9溝槽開挖至設計標高後,必須仔細驗槽,如有特殊工程地質現象,應及時通知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確定處理方案。
1.4臨時便橋
在管溝開挖橫穿馬路處,需要搭設臨時便橋,根據現場開挖實際情況,鋪設鋼板作為臨時通道,便橋兩側用鋼腳手架搭設護欄,保證人員車輛行駛安全。
2、 管道基礎處理
溝槽經檢驗合格後進行管道基礎施工,管道基礎應嚴格按設計及規範要求進行施工,嚴格控製素土、灰土及粗砂墊層的壓實度。管道兩側三角區的填料一定要密實。
2.1 管道基礎采用原土夯實, 之上是50cm 3:7灰土墊層(壓實係數不小於0.96), 3:7灰土回填前一定要拌和均勻,掌握好含水量及虛鋪厚度,確保每層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待熱力管道安裝、水壓試驗及接頭保溫合格後、再鋪設200mm厚中砂。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3、管道安裝
3.1管道安裝工藝流程圖
3.2管材驗收及焊條采購
本工程所用供熱管道為工廠預製直埋保溫管,管道保溫層采用聚異氰脲酸酯泡沫塑料,保護層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鋼管選用型號為Q235的螺旋縫焊接鋼管(DN800×10mm)。甲方提供的管材提貨時核實管材的品種、規格、型號、數量、質量等級與設計要求無誤,出廠合格證及防腐證明書齊全無誤後方可提貨。
管段焊接采用的焊條為E4303(J422)、同時應符合如下規定:焊條的化學成份,機械強度應與母材相同且匹配,兼工作條件和工藝性;焊條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的規定;焊條應幹燥。采購焊條使用前要經業主及監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場。
3.3運輸:保溫管及管件采用兜底平吊,吊車起吊時輕裝輕卸,運輸時墊穩、綁牢,不得相互碰撞。
3.4堆放: 保溫管及管件堆放場地要平整、堅實、方便,堆放時必須墊穩,擺放整齊,堆放層高不得超過3層,並標識清楚。
3.5 管道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將管口的毛刺和管內雜物清除幹淨,以減少管道的衝洗量,檢查坡口是否符合焊接工藝要求及坡口兩側的清理質量,坡口表麵不得有夾層、裂紋、加工損傷、毛刺及為焰切割熔渣等缺陷。本施工項目的鋼管焊接坡口為V型,管道坡口按設計要求預留。
(2)熱力管道施焊的焊工必須是參加過鍋爐壓力容器培訓並經考核合格後的持證人員,對人員所持的證件須進行嚴格檢查,無證或證件不在有效期內的人員不得施焊;
(3)由於管子接頭是在地麵焊接,在挖操作坑時,盡量挖大一點,管底距工作坑底深度大於350mm,確保便於操作和檢查;
(4)檢查安裝機具是否配套齊全,工作狀態是否良好。
(5)焊條使用前進行烘烤,烘烤溫度為150~2000C,烘烤保溫時間為1.5小時。
3.6 鋼管焊接
管道安裝前,管節應逐根檢查,編號。下管前應先檢查管節的質量,合格後方可下管。
安裝方向與開挖方向相同,由低向高施工,安裝前應先確定檢查井的位置,然後確定第一節管節的安裝位置。采用人工配合機械安裝,安裝前將管道按設計規定擺放,位置應便於起吊及運送。管節下入溝槽時,不得與支撐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溝內運管不得擾動天然地基。
下管采用吊車吊入溝槽,確定第一根管的位置,根據標高及中線擺放墊塊。在管外上方搭設門架,確定管道中線。將管中線繩掛在門架上,然後用線錐控製到中線吊下,將管吊入就位後,校正標高、中線,並將管道臨時穩固,防止安裝好的管產生位移,位置尺寸校驗合格後進行定位焊接。
3.6.1焊接要求
管道焊接前每個焊工先進行試焊,待檢驗合格後方可展開正式焊接,焊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縫全部采用單麵焊接,雙麵成型工藝。焊接時,對焊接頭預先點焊,每個焊口應有三個臨時焊點,各焊點要牢固,焊工運弧要均勻慢行,收弧位置要準確。每個焊口分多次焊接成型,焊縫根部應進行封底焊接。第一層焊縫根部應均勻焊透,不得燒穿。各層接頭錯開,每層焊縫的厚度宜為焊條直徑的0.8~1.2倍,不得在焊件的非焊接表麵引弧。成型後焊縫高、縫寬要一致,焊縫紋路要均勻,不得出現漏焊、氣泡、焊瘤、夾渣、咬邊等缺陷;
彎點至接口的距離不得小於管徑,且不得小於100mm。
管段焊接應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麵的坡口角度,鈍邊、間隙、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不得在對口間隙內夾條或采用強力組對縮小間隙後施焊。
對口時應使內壁齊平,宜采用長300mm的直尺在接口外壁周圍有順序貼靠,錯口的允許偏差應為5%管壁厚,且不得大於2mm。為防止焊接時飛濺的焊渣燒壞保溫管,須用加水苫布或膠皮布覆蓋工作點兩側各500mm的保溫管。
管子焊接時,施焊現場應防止穿堂風。當焊件溫度低於0℃時,應將施焊處的鋼管兩端20mm範圍內加熱到15℃左右時方可施焊。
3.6.2 焊接中間檢查
管道焊縫定位焊接後,清除渣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缺陷去除後方可進行焊接;對因故中斷焊接的焊縫,繼續焊接前應清理並檢查,消除發現的缺陷後方可繼續施焊。
3.6.3 焊接後的檢驗
焊接完成後應立即去除焊縫渣皮、飛濺物,清理幹淨焊縫表麵,然後進行焊縫外觀檢查。管道焊口檢驗按(CJJ28-2004)的規範進行。
個別管道焊縫不具備水壓試驗條件時,必須進行百分之百無損探傷檢驗。
進行水壓試驗的管道焊縫按百分之三十的比例進行無損探傷檢驗。
4、水壓試驗
管道施工完畢後,應進行管道分段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2.4MPa),水壓試驗按以下步驟進行:
4.3將試壓管段各配水點封堵,緩慢注水,注水過程中同時將管內氣體排出。
4.4管道係統注滿水後,進行水密性檢查。
4.5對係統加壓,加壓宜采用電動打壓泵緩慢升壓,升壓時間不應小於10分鍾。
4.6 當試驗壓力升至規定的試驗值後,停止加壓,進行穩壓10min後,檢查接口部位,管道焊縫應無滲漏、管段應無扭曲、變形等現象。
4.7試驗中如有泄漏或穩壓時壓力下降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原因,並及時排除,重新再試,直至合格為止。
4.8鋼管焊口檢測合格後,將焊縫清理幹淨,進行防腐保溫。
4.9 管網衝洗
供熱管網衝洗應在試運行前進行,放水時應先開出水閥門,再開進水閥門,同時做好排氣工作,當水質外觀澄清時,同時關閉進水、出水閥門,再使管內存水達24小時,取水樣化驗,若達不到要求重新衝洗。
供熱管網的全部焊縫,在管網強度試驗和水壓試驗合格後,並經試運行後進行驗收。
5、檢查井施工
5.1 井室基礎施工
根據圖紙及標準圖注明的井室尺寸放線施工。井室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一次性開挖。如遇地下水時采用集水坑集水、水泵抽水。
井室地基處理:基坑開挖後原土夯實,做500mm厚3:7灰土墊層至底板墊層底,壓實係數不小於0.96,處理範圍為底板邊緣外500mm。
檢查井積水坑澆築素混凝土。
5.2 井室砌築
(1)砌築井室時,用水衝淨基礎後,先鋪一層砂漿,再壓磚砌築,必須做到滿鋪滿擠,磚與磚間灰縫保持1cm。
(2)管井外表麵1:2防水砂漿(加5%防水劑)抹麵厚20mm(至頂)。井室砌築時應同時安裝鐵爬梯,位置應準確,在砌築砂漿及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定強度前不得踩踏。井內鐵爬梯及埋件防鏽采用紅丹打底,灰色防鏽漆兩道。
(3) 井室砌築或安裝至規定高程後,應及時澆築或安裝井圈,蓋好井蓋。
(4)在澆築檢查井頂部人孔時,為避免混凝土落入積水坑,應用蓋板臨時封堵積水坑。
(5)管道穿越井壁處裝設防水套管,以防止井壁漏水。
(6) 放置蓋板時須用1:2水泥砂漿坐漿,並用1:2水泥砂漿封填板縫。
(7)瀝青防腐待摸灰層幹後進行,防腐前,將抹灰表麵清理幹淨,瀝青防腐采取邊澆邊刮的方法進行,應刮均勻,無透底、無漏刮現象。
6、管溝回填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6.1施工準備:
(1)回填前,應對基礎、地下防水層保護進行檢查驗收,並辦好隱檢手續,經監理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土方回填工作。
(2)填土前應將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幹淨,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麵標高,將回落的鬆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幹淨。
(3)施工前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係數、施工條件等合理確定填料含水率控製範圍,虛鋪厚度和夯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回填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
(4)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誌,以控製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或管溝邊坡上,每隔3m釘上水平橛。
6.2操作工藝:
(1)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製地範圍內,含水量偏高,采用翻鬆,晾曬或均勻摻入幹土等措施,如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
(2)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於200mm,每層鋪攤後,隨之耙平,回填土每層至少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行行相連,縱橫交叉
(3)在回填和壓實過程中,對任何導管、管道等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以免導管及管道產生破壞。
施工規範:
同類文章排行
- 青島聚氨酯保溫管
- 安全月|夏季工廠防火常識
- 硬泡組合(聚醚/聚酯)多元醇生產技術概要
- 原料的準備——阻燃劑
- PERT-II型預製直埋保溫管在城鎮供熱工程中的應用
- 室外供熱管網工程設計的優化研究
- 管道泵的八大使用誤區
- 管道高壓澆注工藝介紹
- 耐溫聚氨酯硬泡的研製
- 什麽是聚氨酯保溫管?